意大利的古建筑相当的多,而且几乎都保存的很完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去保存呢?
保护文物
就是保护生活品质
意大利是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国家。
为了保护罗马古城,1939年,意大利政府开始在罗马古城南部另辟一座新城,让其承担现代城市功能。罗马人称其为“新罗马”。如今,罗马新城古城分开的做法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城市为保护古建筑而效仿的模板,也成为解决现代文明与古代传统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意大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条款早已被写进宪法。在浪漫的意大利人眼中,保护文物就是保护他们的生活品质,是意大利公民的社会责任。根据意大利相关法规,具有10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物,未经有关主管机关批准不得拆毁与改建,装修内部也须经文物部门派人检查、鉴定和批准。旧市区除非经特批,原则上不再增加新建筑。规模稍大的城市都圈出古城区,限制车辆进入; 市中心的著名咖啡店以不变的面貌存在了数百年……
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遗迹和文物,意大利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文化遗产部,下有出土文物、艺术品、古建筑、古图书等18个保护局,还制定了许多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和政策。在资金上,意大利政府每年都会将一定比例的国民收入直接划拨给文物保护部门。
把生活状态
一起保护起来
最好的保护就是使用,意大利不少古建筑仍作为办公场所或住宅使用。以首都罗马为例,总统府奎里纳莱宫和总理府基吉宫都始建于16世纪。走在市中心街头,时不时就能看到住宅楼前保留着当年的拉丁文招牌。
这些古建筑保持着数千年前的面貌,毫不掩饰各自的时代特征,而内部早已翻新、加固,以适应现代居住办公需要。然而,使用老楼远比搬进新楼麻烦得多,因为需要遵守堪称苛刻的文物保护规定,如必须承担阶段性维护工作,翻新时连窗户颜色、材质都不能变动。
甚至,一些楼梯设计“不科学”,台阶一步跨不完,两步又显局促。究其缘由,负责人给出的答案往往是“当年就是这样”。原来,这些建筑早年大多作为市政办公场所,楼梯专供骑着马匹的官员出入,按照马匹的步伐长度设计,一直没有改动过。
意大利博洛尼亚的改造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它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也称“整体性保护”)。所谓的“整体性保护”就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上既要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还要保护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原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它留下的不只是古建筑的躯壳,更是要让古建筑“活着”,充满着生命的迹象。
给古建筑
安排“领养人”
针对一些已成为著名旅游场所、专供游人参观的古建筑,意大利则通过多重渠道筹集资金和力量,把古建筑看做“孩子”,启动了“领养人”模式。
“领养人”制度实际指政府通过招标把古建筑的一部分服务或者使用权租给私人企业。政府从他们的收入中抽取一部分提成,同时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古建筑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并对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开放文物修复工作。
作为“领养人”,可以使用古建筑一部分场所,用作旅游咨询中心、书店、纪念品售卖点、咖啡厅和餐厅等,也可以用作举办文化展览等活动的场所,抑或承包售票、存包、保洁、秩序维护等服务。
领养不意味着管理全盘外包。国家仍然掌握古建筑的所有权、开发权和监督保护权,其重要的人事任免、票价、开放时间也由国家决定。如果领养企业投标时的计划存在缺陷或者太肤浅,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比如企业中途倒闭会造成维护“空窗期”,从而对古建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因此政府对领养文物设定严格的审核条件。
赞助修复工程
可留名
除了这种日常维护模式外,意大利采取企业或个人赞助或捐助的方式来资助一些规模较大的专业修复工程,而“回报”企业的是广告效应或形象提升。
以最近启动修复工作的罗马“许愿池”为例。这项工程由奢侈品企业芬迪公司出资218万欧元(约为1800万元人民币)捐助。修复期间许愿池周边用透明玻璃围起,一些玻璃上印有“感谢捐助修复的芬迪公司”字样。
对于赞助修复的企业,通常会在修复现场的挡板上留下广告空间,用来印企业标识。比如威尼斯叹息桥在修复期间全部用挡板遮盖,挡板以叹息桥照片作背景,上面印有意大利时尚巨头阿玛尼的标识。
一些捐助修复的企业或机构不要求在修复现场“留名”,但政府会在新闻发布会中向媒体告知捐助企业或机构名称,并要求媒体发布这些信息。
为吸引民间资本保护文物,意大利颁布了退税法律“艺术津贴”,规定所有捐助文物修复的企业可以获得税费津贴,在捐助后3年内以退税形式返还捐助金额的65%。
除了在意大利境内筹集资金,罗马市政府还向国际社会筹资,试图与国际基金会等合作,获取文物修复的捐助款。
望以上问题可以帮助准备去海外留学的同学,更多的详情可以咨询留学预科网: http://www.lxyk.net/,免费联系电话:400-005-2500